08 IGRP和OSPF
8.1 EIGRP介紹
8.1.1EIGRP的特征
Cisco私有的高級距離矢量路由協議。是IGRP的增強型版本(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增強型內部網關路由協議 )
8.1.2 EIGRP表
1 鄰居表(Neighbors Table):
運行EIGRP路由協議并與這個路由器建立鄰接(Adjacency)關系的直連路由器列表。存儲用哪個接口連接的下一跳路由器。
2 拓撲表(Topology Table):
從每個EIGRP鄰居學習到的所有路由列表。存儲的通過每個鄰居到達目標網絡的FD和AD值。
FD(Feasible Distance,可行距離):從自己通過某個鄰居到達目標網絡的度量值總和。
AD(Advertised Distance,通告距離):鄰居通告的從自己到達目標網絡的度量值總和。
3 路由表(Routing Table):
從EIGRP拓撲表或其他路由進程中得到的最佳路由列表。存儲最佳路由。
8.1.3EIGRP包類型
Hello包
建立鄰居關系(Establish neighbor relationships);
Update包
發送路由更新(Send routing updates);
Query包
向鄰居詢問相關路由信息(Ask neighbors about routing information);
Reply包
回復對查詢的相關路由信息(Respond to query about routing information);
ACK包
確認一個可靠的數據包(Acknowledge a reliable packet)
8.1.4EIGRP的度量值
1 EIGRP度量值的計算參數:默認使用帶寬(Bandwidth)、延遲(Delay)。還可以使用可靠性、負載、MTU。
2 EIGRP Metric=(107/鏈路最低帶寬(單位為Kbps)+鏈路的總延遲/10)*256
8.1.5EIGRP的關鍵技術
8.1.6鄰居的發現和恢復
1 EIGRP的Hello包:
Hello包的目標地址為224.0.0.10,Hello包中的K值和AS號不匹配將不能成為鄰居。認證也必須要匹配。
8.1.7EIGRP的Hello計時器
在大于等于1.544Mbps的鏈路上,默認Hello Time=5s;Holdtime(保持時間)=15s。
在小于1.544Mbps的鏈路上,默認Hello Time=60s;Holdtime(保持時間)=180s。
8.1.8EIGRP建立鄰接(Adjacency)的條件
Hello包必須通過接口的主地址(Primary Address)來傳輸;
Hello包中的AS號和K值必須匹配才能成為鄰接;
認證的口令必須要匹配;
8.1.9EIGRP可靠傳輸協議(Reliable Transport Protocol,RTP)
1 EIGRP的可靠性
2 EIGRP的重傳策略(Retransmission Policy)
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重傳超時)=SRTT(平均往返時間)*6;RTO<200ms,則RTO使用200ms;RTO>5000ms,則RTO使用5000ms。
3 EIGRP的傳輸機制
EIGRP傳輸的Window=1,(Stop and wait,停等機制)
4 EIGRP鄰居的重置
8.1.10DUAL有限狀態機制(Finite-State Machine,FSM)
1 DUAL術語
DUAL:彌散更新算法。用于在EIGRP拓撲表中計算最佳路由的路由算法。
2 DUAL有限狀態機制的處理過程
3 EIGRP的Successor
在所有通過鄰居的路徑中選擇FD值最小的路徑。
4 EIGRP的FS
在所有非SUCCESSOR路徑中選擇AD值小于SUCCESSOR路徑FD值的路徑作為FS。
8.1.11DUAL實例
8.1.12 協議依賴模塊(PDM)
8.1.13配置和檢查EIGRP
8.1.14配置EIGRP
Router(config)#router eigrp [AS號(1-65535)] (保證每個路由器上AS號相同)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網絡號] [通配符掩碼]
通配符掩碼(Wildcard Mask):也稱為反掩碼。用0表示檢查與之對應的地址位的值;用1表示忽略與之對應的地址位的值。
Route(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接口]
如果在RIP路由進程中使用此命令,此接口將不發送也不接收RIP信息;如果在EIGRP進程中使用,此接口將不發送EIGRP信息,但可以接收EIGRP信息。
8.1.15EIGRP檢查命令
1 #show ip eigrp neighbors (查看EIGRP的鄰居表)
2 #show ip route eigrp (D)
3 #show ip protocols
4 #show ip eigrp interface (查看路由器上哪些接口運行了EIGRP進程)
5 #show ip eigrp topology (查看路由器的拓撲表)
6 #show ip eigrp traffic (查看EIGRP的流量)
7 #debup eigrp packet (時事查看EIGRP數據包傳遞過程)
8.1.168.3.3 EIGRP的默認路由
1 先創建一個靜態默認路由到ISP;
2 把連接到ISP的網絡地址通過EIGRP通告到其他路由器;
3 Router(config)#ip default-network [連接ISP的主網的網絡地址]
8.1.178.3.4 EIGRP的路由匯總
1 自動匯總 router)#auto-summary (默認打開)
2 手工匯總:
If)#ip summary-address eigrp [AS號] [匯總的網絡地址] [子網掩碼]
8.1.18EIGRP的認證
l 在全局模式下定義一個keychain:
RouterX(config)#key chain [鏈名稱]
l 指定一個Key-id:
RouterX(config-keychain)#key [key-id]
l 指定認證口令:
RouterX(config-keychain-key)#key-string [口令]
l 在接口指定認證方式:
RouterX(config-if)#ip authentication mode eigrp [autonomous-system] md5
l 在接口指定認證的keychain:
RouterX(config-if)#ip authentication key-chain eigrp [AS號] [key chain名稱]
8.2OSPF介紹
1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的最短路徑優先)協議是一個開放標準的,支持多廠商網絡環境的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的工作過程:
1) 每個運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的路由器學習關于自己的每個直連網絡;
2) 每個路由器互送Hello包給直連網絡上的鄰居;
3) 每個路由器使用LSA(Link State Advertised,鏈路狀態通告)建立每個直連鏈路的狀態;
4) 每個路由器將自己創建的LSA泛洪(Flood)給所有的鄰居,鄰居把收到的LSA存儲到鏈路狀態數據庫(Link State DataBase,LSDB);
5) 每個路由器使用LSDB來獲得一個完整的拓撲圖,并計算到達每個目標網絡的最佳路徑。
鏈路狀態特點:
1)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能夠比距離矢量路由協議識別到更多的網絡信息;
2)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創建一個完整的拓撲圖;所以能夠精確匹配路由;
3) 對CPU和內存的需求高。
2鏈路和鏈路狀態:
鏈路(Link):參與OSPF進程的路由器接口
鏈路狀態(Link State, LS):運行OSPF路由協議的路由器接口的狀態信息,包括網絡地址、IP地址、網絡類型、鏈路的成本、鄰居信息。
鏈路狀態通告(Link State Advertised,LSA):發送鏈路狀態的數據;
鏈路狀態數據庫(Link State DataBase,LSDB):接收到所有鏈路狀態通告(LSA)的集合;也被稱為拓撲數據庫;
最短路徑優先算法(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在LSDB中計算最佳路徑的算法;
3鏈路狀態的數據結構
1) 鄰居表:也叫鄰接數據庫(Adjacency Database)
2) 拓撲表:也叫拓撲數據庫;也叫鏈路狀態數據庫(Link-state Database,LSDB)
3) 路由表:也叫轉發數據庫(Forward Database)。
4鏈路狀態路由協議的網絡分層
1)區域的等級:
主干區域(Backbone Area),還叫傳輸區域(Transit Area)
標準區域:也叫非主干區域。
在區域內的路由器與路由器交換LSA,形成相同的LSDB;在區域之間交換路由信息,所以所有其他非主干區域必須通過物理鏈路或者邏輯鏈路(Virtual Link,虛鏈路)來連接到主干區域。
2)OSPF區域的設計原則:
A、所有非主干區域必須直接連接到主干區域(Area 0)
B、OSPF區域的分界在路由器上,即同一物理鏈路必須屬于同一區域。
3)OSPF區域化設計的優點:
A、最小化路由條目。因為區域與區域之間交換路由信息,所以非主干區域可以創建到主干區域的默認路由來最小化路由條目;可以通過將非主干區域配置為末節區域(Stub Area)實現到主干區域的默認路由。
B、區域內鏈路狀態的改變只影響本地區域的路由器。區域內鏈路狀態的改變是通過泛洪(Flood)LSA來影響本地區域的路由器,區域內鏈路狀態改變的LSA不會泛洪到其他區域,不會影響到其他區域的路由器。
4)區域的術語
主干路由器:在區域0中的路由器;
內部路由器:在標準區域中的路由器;
區域邊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負責將標準區域連接到主干區域的路由器。
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ASBR):將OSPF管理域連接到其他自治系統的路由器。
5OSPF的鄰接
(1) 在點到點的WAN鏈路上:兩個鄰居完全鄰接(Full Adjacency)
(2) 多路訪問(Multiaccess)網絡:鄰居只與DR和BDR建立完全鄰接。
DR(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負責在多路訪問網絡中與其他路由器建立鄰接關系的路由器;
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備份指定路由器):對DR的備份。
DRother(其他路由器):除DR和BDR之外的其他路由器,DRother和DRother之間不能形成鄰接關系,形成是的鄰居關系。
6OSPF計算
SPF算法:
7LSA的操作
LSA(Link-state Advertise,鏈路狀態通告)
8OSPF的包類型
類型1:Hello包
類型2:DBD/DDP包(Database Description 數據庫描述包):LSDB匯總摘要信息。
類型3:LSR包(Link-state Request,鏈路狀態請求包):
類型4:LSU包(Link-state Update,鏈路狀態更新包):
類型5:LSAck:鏈路狀態確認包。
9OSPF數據包的頭部格式:
Hello包頭部格式:
1) 版本:OSPFv2
2) 包類型:Type 1
3) 包總長度:
4) Router ID(RID):表示發出數據包的路由器,使用所有邏輯接口的高IP地址組成,如果沒有邏輯接口則使用物理接口高IP地址;
5) Area ID:區域ID,指出發出數據包的接口所在的區域;
6) Checksum:校驗
7) Authentication Type:認證類型,用0x0000表示不使用認證;用0x0001表示使用明文的認證;用0x0002表示使用MD5的認證;
8) Authentication:認證的口令
2 鄰居關系——Hello包
Hello包的目標地址為224.0.0.5
Hello包的大小為50byte。
默認為:Hello Time=10s Dead Interval Time(死亡間隔時間)=40s。
OSPF建立鄰居關系的條件:
1)Area ID必須一致;2)Hello Time和Dead Interval Time必須一致;3)認證的方式和口令必須一致;4)Stub Flag(末節區標志必須一致);5)連接兩臺路由器的接口的OSPF網絡類型必須一致。(以太網接口默認的OSPF網絡類型為Broadcast;串行接口并采用默認封裝的OSPF網絡類型為Point to Point)
3 建立雙向通信(一階段)
經過三個狀態:
1) Down state (失效狀態)
2) Init State (初始狀態)
3) 2-way state (雙向狀態)
4 發現網絡路由(二階段)
4)Exstart state (預啟動狀態):選擇主(Master)/從(Slave)路由器的狀態,接口RID較大的作為Master路由器先發送DBD包;接口RID較小的作為Slave路由器后發送DBD包。
5)Exchange state (交換狀態):互送DBD包的過程。
5 增加鏈路狀態的條目(三階段)
6)Loading state (加載狀態):
7)Full state (完全鄰接狀態):LSDB完全同步的狀態。
6 維護路由信息
1)網絡發生變化的時候,發生變化的路由器通過LSU用地址224.0.0.6發送DR和BDR;DR再將此LSU用224.0.0.5發送給所有與自己建立了鄰接關系的路由器。
2)網絡沒有發生變化的時候,由產生LSA的源路由器每30分鐘洪泛(Flood)到所有與自己建立了鄰接關系的路由器。
8.6 配置OSPF路由協議
8.6.1 OSPF的基本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process ID,進程號,1-65535]
Process Identifier(進程ID):本地有意義,和其他路由器的進程ID可以不一致;用于標識唯一一個OSPF數據庫。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網絡號/地址] [通配符掩碼] area [0-232]
通配符掩碼的使用:
用0表示檢查與之匹配的地址位的值;用1來表示忽略與之匹配的地址的值。
10檢查OSPF的配置
1 #show ip protocols
2 #show ip route ospf (O)
OSPF不支持自動匯總,只支持手工匯總。
OSPF的度量值是用成本(COST)來表示的。Cisco IOS下,COST=108/帶寬(單位為bps)
3 #show ip ospf interface [接口] (查看接口運行OSPF的情況)
4 #show ip ospf (查看路由器上OSPF的運行情況)
5 #show ip ospf neighbors (查看OSPF的鄰居信息)
6 #show ip ospf database (查看OSPF的LSDB)
11LSA的類型:共11種
1)、Type 1 LSA:路由器LSA(Router LSA),由區域內所有路由器發出;
2)、Type 2 LSA:網絡LSA(Network LSA),由DR路由器發出;
3)、Type 3 LSA:匯總網絡LSA(Summary Network LSA):由ABR(區域邊界路由器)發出;
7 #debug ip ospf packets (時事查看OSPF包的運行情況)
8 #debug ip ospf events (時事查看OSPF的事件信息)
8.7 OSPF的網絡類型
8.7.1 點到點網絡(Point to point)
不選舉DR和BDR。
8.7.2 廣播多路訪問網絡(Broadcast Multiaccess)
需要選擇DR和BDR。
使用接口的優先級高的路由器作為該網段的DR,運行OSPF進程的接口優先級默認為1,可以手動調整接口的優先級:
-if)#ip ospf priority [0~255]
優先級高的路由器成為DR,次高的為BDR,其他路由器為DRother。優先級為0則永遠不能當選為DR或BDR。
重啟OSPF的路由進程:#clear ip ospf process
如果優先級完全一致,則選擇RID大的路由器作為DR,次大的為BDR,其他路由器為DRother。
RID(Router ID):由路由器邏輯接口的高IP地址組成,如果沒有邏輯接口則使用物理接口高IP地址組成。
8.7.3 NBMA(Non-Broadcast Multiacess,非廣播多路訪問)
手工指定鄰居、手工指定DR和BDR
NBMA網絡中的五種模式
8.8 OSPF的配置選項
8.8.1 指定OSPF的RID
Router(config-rouer)#router-id [RID地址]
8.8.2 配置OSPF的默認路由
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always] [metric值]
另外有需要云服務器可以了解下創新互聯cdcxhl.cn,海內外云服務器15元起步,三天無理由+7*72小時售后在線,公司持有idc許可證,提供“云服務器、裸金屬服務器、高防服務器、香港服務器、美國服務器、虛擬主機、免備案服務器”等云主機租用服務以及企業上云的綜合解決方案,具有“安全穩定、簡單易用、服務可用性高、性價比高”等特點與優勢,專為企業上云打造定制,能夠滿足用戶豐富、多元化的應用場景需求。
本文標題:EIGRP介紹-創新互聯
當前地址:http://www.2m8n56k.cn/article36/pcpsg.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軟件開發、品牌網站制作、企業網站制作、小程序開發、網站改版、網頁設計公司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email protected]。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