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第?個RAID(獨立磁盤冗余陣列)被推出之后,存儲系統已經發展了近四十年的時間,根據各個時段存儲的特性不同,我們將開放系統存儲的發展分成了五個階段, 接下來跟大家講一講五代存儲的演進和特征。
五代存儲的演進
第一代存儲:DAS(Direct-Attached Storage)開放系統直連存儲
90年代之前,內部和外部存儲設備主要是采用直連方式與主機連接。?前外部存儲系統主要通過SCSI、SAS、FC等協議與主機連接。對于少量主機而言,使用外部直連存儲系統連接簡單、易于配置和管理、費用較低。
但這種連接方式,不利于存儲資源的充分利用和主機間的數據共享,在存儲系統管理以及維護方面,不能做到集中統?的管理及調度。
第?代存儲: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和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共享網絡存儲
90年代之后,為了解決外置存儲共享等問題,NAS和San 網絡存儲開始出現。NAS通常是指為用戶提供文件存儲服務的共享網絡存儲,支持持NFS、SMB/CIFS等協議。
SAN存儲可以分為兩類:FC(Fiber Channel)SAN存儲,以及IP(iSCSI協議)SAN存儲,可以為用戶提供數據塊服務的共享存儲,支持FC以及iSCSI等協議。FC SAN的接口帶寬速率已經從早期的2Gb、4Gb、8Gb發展到現在的16Gb和32Gb,IP SAN的接口帶寬速率也隨著網絡速率的提升從千兆到萬兆發展到現在的25Gb、40Gb和100Gb等更高的頻寬。
NAS和SAN共享網絡存儲,極大的提高了存儲資源的利?率,統?集中管理模式降低了存儲運維成本,提供了豐富的企業級存儲解決?案。
第三代存儲:統?存儲
顧名思義,統?存儲最主要的目的是融合、統?,簡而言之,就是既支持基于文件的NAS存儲,包括SMB/CIFS、NFS等文件協議類型,又支持基于塊數據的SAN存儲,包括FC、iSCSI等訪問協議,并且可由?個統?界面進行管理。
隨著虛擬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非結構化數據的爆炸性增長,用戶對基礎架構的快速適應能力、彈性擴展能力以及對不同類型應用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統?存儲由于可以提供統?的硬件架構、統?的軟件和運維體系等特性而受到客戶的青睞,發展非常迅速,到目前為止,統?存儲基本可以說是所有存儲供應商的標配產品線。
第四代存儲:基于閃存的存儲系統
存儲系統在前端優化的同時,隨著計算的高速發展,對存儲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從2008年開始有存儲供應商嘗試利用閃存介質替代部分磁盤介質來提供更高的性能,但是由于閃存介質的高昂價格,閃存介質主要被應用于高端存儲系統,配合?動分層軟件功能,對數據熱度進行?定的分析以及策略設定,自動地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數據放到合適的存儲介質上,在提高性能的同時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同時配置閃存介質和磁盤介質的存儲系統通常被稱為混合陣列。
2010年左右,開始出現全閃存陣列,存儲系統全部配置閃存介質,且存儲系統的軟件堆棧是專門針對閃存介質進行過優化,閃存介質主要是以SAS固態硬盤以及Flash NAND模塊為主。
隨著技術的發展,存儲系統軟件堆棧逐步將所有針對磁盤的高級功能拓展到閃存介質上,同時針對閃存介質的特性開發出很多新的功能,如重復數據刪除、壓縮等等,提高了閃存介質的有效容量,加之閃存介質的價格逐年下降,到2018年,基本可以說閃存介質每GB有效容量的價格與SAS磁盤每GB的價格大致相同。
根據IDC的統計,2018年全球全閃存系統占比33.5%,混合陣列占比41.6%,幾乎四分之三的存儲系統都是基于閃存的存儲系統。
第五代存儲:未來企業級智能存儲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多云環境下對基礎架構的需求,為企業級存儲重新設定了標準,將性能和效率提升到?個新的水平,并具有企業關鍵任務應用程序所需的各種高級功能和數據服務,包括安全性、可用性、可擴展性、易用性以及敏捷性等。
未來企業級智能存儲將采用端到端NVMe Flash架構,同時有效利用SCM(Storage Class Memory)優化存儲系統的整體性能、降低延遲,存儲系統軟件堆棧將內嵌人工智能套件(內置機器學習引擎),做到智能運維?動化,對外將構建豐富的API生態,無縫連接多云環境。
第五代存儲的特征
第五代存儲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產物,是面向多云架構、承載人工智能、物聯網和5G等新興技術的未來企業級智能存儲。它具有性能無損的有效容量,實時響應,無縫接云,安全可靠,智能管理的特性。
特征?:敏捷高速
在信息過剩的環境下,用戶已逐漸失去對延遲的容忍度,多?秒的延時就會讓企業丟掉數以萬計的用戶,并可能直接影響其生死存亡。?前,計算系統的處理能力已經越來越強,任務所需的計算時間越來越短,因此,存儲系統的性能成為實現快速響應和敏捷高效的關鍵?環。
基于SAS閃存的全閃存陣列(AFA)已不能滿足更高密度混合工作負載整合和數字化轉型創新應用低延遲?作負載的需求,為了達到?致的低延遲,性能的大化,有效降低IO/$成本,第五代存儲在硬件架構層面支持端到端的NVMe架構,即后端支持NVMe Flash介質,前端支持NVMe Over Fabric接口,內部適配存儲級內存SCM(Storage Class Memory),存儲軟件堆棧針對NVMe Flash進行全面優化,消除單點瓶頸(如SAS協議的限制等),做到整體架構的最優化,以達到對應用的快速、實時響應,大化用戶對數據價值的挖掘與分析,支撐業務轉型。
特征?:有效容量
除了敏捷高速的需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總量呈現出海量聚集爆發式增長,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將從2018年的33ZB增至175ZB,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1%。
第五代存儲能夠提供線內實時的消重和壓縮,在達到高數據縮減率的同時,必須做到性能無損,功能齊全。對于用戶來說,透過數據縮減技術,可降低實際落盤的數據量,減少驅動器使用數量,并節約數據中心之間的傳輸帶寬,從而降低成本。另外,由于高效的存儲資源利用,能夠降低電力以及冷卻資源的消耗以及數據中心空間、資源的占用,降低存儲基礎架構TCO的同時實現綠色環保及可持續發展。
特征三:全棧云連
第五代存儲必須是多云環境就緒的存儲系統,有良好的擴展性、易用性、靈活部署、敏捷彈性等特性。
特征四:數據護航
數據作為企業在數字時代的核心資產,是驅動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數據的安全可靠則是?切的根基?,F在的企業不僅需要全面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還需要存儲系統在確保數據安全可靠的同時,提供足夠的性能和優化的管理來應對數據增長帶來的挑戰。當然,可用性、可靠性,確保數據不丟失,在任何時候都是存儲系統的首要特性。
特征五:AI賦能
相比第四代存儲的分層技術,第五代存儲不單單是簡單的不同存儲介質之間的數據移動,而是能夠根據快速變化的應用程序需求,實時、自動化的滿足用戶的需求。為了實現存儲運維管理自動化這?目標,第五代存儲系統通過提供開放的API,與各種不同的工作流程自動化工具集成,以確保對開放的工具生態系統的廣泛支持實現?動化智能運維。
日前,戴爾科技集團第五代存儲明星產品Dell EMC PoweStore正式發布。作為創新的、革命性的第五代存儲最新產品,PowerStore為新基建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平臺支撐。那么它具備哪些領先的創新和特性呢?我們下篇為您分享。
網站題目:何謂“第五代存儲”?-創新互聯
分享網址:http://www.2m8n56k.cn/article36/peppg.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內鏈、自適應網站、關鍵詞優化、定制網站、ChatGPT、網站建設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email protected]。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